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海军喜提福建舰,空军也要放大招?新装备首次亮相,比轰20更震撼

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官方推出的主题微电影《梦远》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玄龙08”首次披露,而且一上来就亮出了真本事:与歼-20、歼-16D这2架战机组成编队一飞冲天,形成了“有人+无人”的协同作战模式。这幅画面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列装飞翼隐身无人机的国家,更昭示着一场关于未来空战模式的革命已悄然到来。

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官方推出的主题微电影《梦远》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玄龙08”首次披露,而且一上来就亮出了真本事:与歼-20、歼-16D这2架战机组成编队一飞冲天,形成了“有人+无人”的协同作战模式。这幅画面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列装飞翼隐身无人机的国家,更昭示着一场关于未来空战模式的革命已悄然到来

海军喜提福建舰,空军也要放大招?新装备首次亮相,比轰20更震撼

【“玄龙08”首次披露】

“玄龙08”首次披露,攻击-11霸气亮相

相比仍在“传说中”的轰-20,此次攻击-11的公开,其实更具战略层面的冲击力:它是全球首款正式服役的飞翼隐身无人机,且已融入中国空军的主战体系

众所周知,飞翼布局天生具备优异的隐身特性,能够大幅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这使得攻击-11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隐身突防”,执行传统有人机难以完成的高风险任务。

更关键的是,它的作战模式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与歼-20、歼-16D这两型有人战机协同升空,形成“有人-无人”混合编队。

这种组合直接指向未来空战的核心趋势——体系对抗取代平台对抗。

海军喜提福建舰,空军也要放大招?新装备首次亮相,比轰20更震撼

展开全文

【“三机”同框协同作战】

过去,空战往往围绕单一装备的性能比拼展开,比如谁的战机更快、雷达更先进;

而如今,中国空军通过攻击-11与有人战机的协同,展示了“1+1+1>3”的体系效能:歼-20凭借其隐身与态势感知能力充当“前锋”,歼-16D以电子战优势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攻击-11则利用隐身特性深入敌后实施精确打击或情报侦察。

三者各司其职又紧密联动,形成了一张覆盖探测、干扰、打击的立体作战网络,让任何跟不上时代的对手,都要“胆寒”。

从这个角度看,攻击-11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款先进无人机,它更像是打开“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的“钥匙”。

海军喜提福建舰,空军也要放大招?新装备首次亮相,比轰20更震撼

【攻击-11早就露过面了】

“有人+无人”,突破传统防空体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视频中,攻击-11与歼-20的同框意义非同一般,是中国空军对未来空战样式的提前实践——双座歼-20指挥多架攻击-11的“忠诚僚机”体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传统空战中,有人机的作战范围受限于飞行员的生理极限(如过载承受能力、持续注意力集中时间),而无人机恰好能弥补这一短板。

双座歼-20的后座飞行员可专注于指挥无人机群,通过数据链实时分配任务:有的攻击-11负责抵近侦察获取高精度情报,有的携带精确制导弹药实施打击,有的则执行电子干扰掩护。

这种“有人机当‘大脑’,无人机当‘拳头’”的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作战灵活性,更将空战从“单机格斗”升级为“体系博弈”。

在此基础上,攻击-11、歼-20、歼-16D的协同升空,更是一套针对现代防空体系的“破局组合拳”。

比如在实战环境中,歼-20的隐身与态势感知能力可突破敌方外围警戒网,为编队开辟通道;歼-16D的电子战手段能干扰或瘫痪敌方雷达与通信系统,削弱其防御能力;而攻击-11则利用隐身特性,在敌方防空火力被压制或迷惑的窗口期,精准打击高价值目标(如指挥中心、雷达站)。

这种分工明确的协作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空战“单打独斗”的思维,在过去,一架战机可能需要同时承担探测、对抗、打击等多项任务,导致作战效能受限;

而现在,通过有人-无人协同,每个平台都能专注于自身优势领域,形成“侦察-干扰-打击”的闭环。

更重要的是,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不仅适用于常规空战,还能在海空联合作战、对地/海精确打击等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传统的防空网络,形成“降维打击”

海军喜提福建舰,空军也要放大招?新装备首次亮相,比轰20更震撼

【美军无人机的技术验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中美实力此消彼长,技术追赶攻守易型

不得不说,攻击-11加入作战体系,折射出中美空中力量博弈的深层变化

过去几十年,美国凭借先发优势长期占据航空技术制高点,中国更多处于“追赶者”角色;但如今,中国空军通过体系化创新与装备迭代,正在从“齐头并进”转向“局部引领”。

美国虽提出了“忠诚僚机”“穿透性制空”等概念,但其项目大多停留在理论验证或干脆就是PPT阶段,实际部署进度缓慢;

而中国不仅率先将攻击-11这类隐身无人机投入实战体系,还通过双座歼-20实现了有人机指挥无人机的功能落地。

这种“概念提出-技术验证-装备部署”的快速转化能力,正是中国航空工业成熟度的体现。

更关键的是,中国空军的转型思路跳出了“唯装备论”的窠臼。过去,通过构建“有人-无人协同、侦控打评一体”的体系,将装备效能最大化。

这种理念上的领先,比单一装备的性能优势更具战略价值——它意味着中国空军不仅能应对当前的高烈度冲突,更能适应未来智能化战争的需求。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微电影《梦远》中,“玄龙08”的亮相或许只是一瞬,却浓缩了中国空军数十年的技术积淀与战略思考。

海军喜提福建舰,空军也要放大招?新装备首次亮相,比轰20更震撼

【阅兵仪式上更先进的无人机已经亮相了】

当攻击-11与歼-20、歼-16D并肩翱翔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先进无人机,更是一个以体系对抗为核心的新型空战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中国空军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对美赶超,更在作战理念上占据了未来战争的制高点,估计看到此情此景的五角大楼,又得继续加班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30g.cn/5254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