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
- 星期四
根据最近的信息,中国004型航空母舰在大连造船厂的进展被认为是中国航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艘新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可能高达12万吨,预计将于2027年下水,并在2030年前正式服役。不同于以往的航母设计,004型航母将采用核动力推进系统与电磁弹射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航母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提起光辉战斗机,那可是伴随着无数中国军迷从年少到成家立业的存在,为中国军迷提供了不少笑料。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光辉战斗机前几年不是服役了吗?怎么现在又要搞一个正式交付仪式?这其实跟印度武器定型标准有关,像阿琼主战坦克、光辉战斗机这样的印度国产武器,一开始都会向军方交付一批基础型与MK1型号,比如光辉MK1、阿琼MK1,这批量产的武器名义上服役了,但是并不会大批量生产,甚至连作战能力都不完善,主要用于军方试装体验,向厂家提供反馈意见。
以色列在停火期间的不时空袭,实则暗示着其强硬派政治的主导地位。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国内的政治环境中,面对反对派的压力,必须通过军事行动来巩固支持。这不仅是对外界的武力展示,也是对内部鹰派力量的妥协——任何放松对哈马斯的打击都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内部动荡。因此,这种政治与军事的“双向压力”将以色列推向了反复无常的冲突之中。
莫迪登上航母表现亲民莫迪称“维克兰特”号航母是印度制造伟大成果,同时也是印度实力标志,甚至还放言称仅只航母名称就能够让巴基斯坦睡不着。虽然豪言壮志,但这份底气显然有点不足,作为国产航母实际却是“万国造”。理论上官方宣传国产化率高达76%,实际核心装备全部都是进口,美国LM2500燃气轮机作为动力,以色列搞定雷达系统,防空则是法国和以色列提供“巴拉克”防空导弹,最核心的舰载机则是俄罗斯米格-29K。
菲律宾外长拉扎罗近期发声,提到希望与中国海警达成谅解备忘录,以减少南海的对抗。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中方态度的软化,但细想其背后,显然是另有玄机。菲律宾正处于一场经济危机之中,外资流失、自然灾害频发,让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拉扎罗的双面言论恰好揭示了菲律宾的真实意图:一方面是在国际上营造出“愿意对话”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想在国内树立一个保护国家利益的强硬形象。这种策略,无疑是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但现实却是往往事与愿违。
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跟不久前他对俄罗斯摆出的“强硬姿态”简直判若两人。欧洲领导人看完这场会晤的结果,除了失望就是困惑,德国总理默茨直接坦言“这次访问没像泽连斯基希望的那样顺利”,一位欧洲外交官更是犀利地比喻:“让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就像是把自己的腿卖给俄罗斯,却什么也得不到。”所有人都在猜,特朗普为什么突然变卦?答案其实藏在普京的一通电话里——就在泽连斯基动身去白宫前,普京主动拨通了特朗普的电话,一聊就是两个半小时,而这通电话,彻底改变了特朗普的立场。
在俄乌冲突初期,“爱国者” 系统被美国援助给乌克兰时,那也是被寄予厚望,乌克兰和西方媒体大肆宣扬其拦截能力,还称曾用它击落 15 枚伊斯坎德尔导弹,拦截率一度高达 90%,仿佛有了 “爱国者”,乌克兰的天空就固若金汤。可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如今,乌克兰退役将领伊霍尔・罗曼年科说出大实话,“爱国者” 系统在乌克兰的拦截率已暴跌至 6%,这和当初的辉煌数据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数据显示,在一次针对胡塞武装的中东行动中,美军便消耗了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如AGM-154联合防区外滑翔炸弹和JASSM导弹。这种情况让不少军事分析师担心:若真的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美国能否保证充足的弹药供应?根据某智库的分析,如果要在西太平洋展开全面冲突,美军的需求可能高达上万枚导弹。然而,令人忧心的是,他们的生产线似乎并没有相应的响应能力。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