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2日
- 星期三
10月18日,美国《国家利益》发表了题为《与中国的战争前48小时可能会非常惨烈》的报道,称中国装备了大量远程导弹与无人机,一旦开战,美军前两天的损失会非常惨重,海外基地、补给点都可能被打瘫。与过去美军追求的速胜战略不同,美军现在需要构建一种打不死的体系,学会如何在遭受重创后继续战斗。
根据Avia网站10月26日晚间报道,乌军当天动用美制“海马斯”远程火箭炮,对别尔哥罗德州水库大坝发起第二次袭击。在此之前的10月25日凌晨,乌军已用同样武器对这座大坝发动过首轮打击,当时发射的M30A1型集束弹药内含18万枚钨合金破片,虽未直接击穿大坝主体,却导致泄洪闸门卡死,水库水位以每小时15厘米的速度上涨。
根据报道,美方在与日本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明确表示希望加速两国在稀土材料方面的“自给自足”。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稀土不仅关乎民生科技,如半导体和电动汽车,更是关乎国防等战略层面的关键材料。正如特朗普所言,美国希望通过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建立起绕过对中国稀土依赖的全新供应链。然而,尽管美澳日构成了一个新的“反稀土”联盟,然而其前景却不容乐观。
近日,美国海军的几位退役军官借机发表了对福建舰的质疑,声称它的战斗力只相当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60%,理由是其斜角甲板与甲板中线的夹角仅有6度——似乎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他们也在抹杀中国航母技术的进步。
绍伊古的言辞中不乏激烈。他认为,西方国家正试图将俄罗斯拆解成几十个小国,目的是为了“奴役、剥削和利用”这些新兴小国,以此满足自身的私利。这样的论调并非是无的放矢,历史上,西方国家曾多次利用民族问题削弱对手,成功地在冷战时期操控了苏联的解体。因此,当我们站在当前这一历史的节点上,不禁要问:俄罗斯这艘大船真的能不被风浪击沉吗?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