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9日
- 星期三
时间的推移之际,2025年的欧洲已陷入一团复杂的战略之网,不自觉地为自己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潜在的陷阱。正当欧盟委员会的主席冯德莱恩在斯特拉斯堡对中国的“倾销产能”大加抨击之时,西班牙的阿拉贡平原上却悄悄地为宁德时代的这座电池工厂的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与工人也带着一批批的先进的技术设备悄然的进驻了欧盟的腹地。
相较于往常的简单地以战机的性能作为展示的主要点,此次中方的参演编队却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的样板。伴随对“攻击-2”无人机的成功加入,这一系列的演习的科目也从原先的简单的空中格斗的演习,已经扩展至了从侦察到打击,甚至到最后的救援全链条的作战。如同其在九三阅兵的那一抹新风的“船新版本”无人机一样,不仅能满足广域的侦察和预警的护航任务,更可将精确的制导武器挂载在其上,对地面的一些目标实施打击的“新玩法”。
伊尔-76的“功臣岁月”:从雪中送炭到双保险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还是运-8中型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仅60余吨,难以承担重型装备的远程投送任务。1991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首批10架伊尔-76,这批最大起飞重量达190吨的“空中巨无霸”迅速成为战略投送的支柱。在汶川地震救援、国际维和等行动中,伊尔-76频繁现身,其可靠性和大运载能力深受认可。
日前,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因言论得罪美国被吊销签证,按理说,作为一国总统享有外交豁免,但美国的做法完全不顾国际法原则,赤裸裸地搞“选择性规则”。对此,佩特罗毫不留情,批评美国无视国际法,并直言“联合国总部根本不应该设在纽约”。
但耐人寻味的是,该核潜艇此次抵达菲律宾的过程中,自通过巴士海峡后,一直以水面状态航行进港,与以往潜航或半潜航的做法大不相同。不过,这艘能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的攻击核潜艇,在通过巴士海峡上浮后,就被中国的“女娲星座”商业卫星系统抓拍正着。据称,仅用12分钟即被准确定位。社交媒体上也流传出“女娲”卫星拍摄的相关照片。
借助脱胎换骨的“拉伸飞翼”设计的外形形似银杏叶的轰-20不仅能更好地兼顾了隐身性,还将充分发挥其超音速的巡航能力.。依托于对其气动布局的精心优化,其后缘的折线角度的设计都达到了15度的极限,使其相比B-2的隐身性能都有了30%的明显提升,而且其雷达的反射截面也仅仅只有0.001平方米的可怜小数,远远的就高出了B-2的0.1平方米的水平。借助将轰-20的设计理念从单纯的“B-2模仿”升级为对隐身、速度、航程的更优的平衡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就将其推向了与B-2更上一层的新高度。
可见“弹射版飞鲨”仍将与俄制的AL-31F3发动机“携手”而去,而非如早前传闻的那样与国产的涡扇-10C将机型的命运“同舟共济”。不仅如此,其这一选择也引出了广泛的猜测:国产的发动机就真的不堪大任,还是另有深意呢?
传统空战思维中,战机性能决定胜负。美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五代机群,F-22和F-35的组合曾被视为无敌的存在。但现代战争的逻辑已从“空中格斗”转向“地面狙杀”。战机再先进,总需返回基地加油装弹。而中国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恰恰瞄准了这一致命弱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和东风-21D反舰导弹,具备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能力,射程覆盖关岛至日本的所有美军基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机场掩体严重不足,战机在跑道上如同“固定靶标”。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