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6日
- 星期日
舆论战的胜利:哈马斯如何用“人道危机”绑架世界加沙停火协议看似是军事对抗的终结,实则是舆论战的经典案例。哈马斯以仅存的20余名以色列人质为筹码,换回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以色列全面撤军,背后是一套精准的“悲情叙事”策略。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欧洲积攒三年半的矛盾潘多拉魔盒,也让外界看清一个残酷现实:欧洲的对乌援助早已捉襟见肘,而寻找“替罪羊”的游戏或许才刚刚开始。默克尔的表态细节充满时间线的巧合。她明确提到,2021年自己提议在欧盟与普京之间搭建新对话平台,却遭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的强烈抵制。“这终究未能实现。后来我不再担任总理职务,再后来特别军事行动就开始了。”
这句完全跳出常规外交辞令的表态,像一颗石子投入半岛局势的深潭。塔斯社此前还特意强调,梅德韦杰夫率团来访主要聚焦党务交流,会低调处理敏感话题,可这句直白的宣告彻底打破了这种“温和预期”。韩国情报部门早就在紧盯朝鲜的外交动向,此刻想必正对着这句话反复研判——毕竟在美韩构建的安全叙事里,俄朝走近本就是最需要警惕的风险,如今对方直接把“敌人颤抖”摆上台面,无异于公开亮明立场。
我们要明确的是,与以往的停火协议相比,这次的安排显得尤为特殊。依照特朗普提出的“20点和平方案”,双方不仅同意停火,还将踏上撤军和人质交换的道路。根据以色列媒体的报道,以军将在未来的24小时内部分撤离,加沙的控制权也将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标志着哈马斯首次重新获得对加沙大城市的控制,这无疑是他们近年来斗争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